股票总市值在哪里看?和流通市值区别?
总市值和流通市值是什么?
股票市场里,我们经常听到“总市值”和“流通市值”这两个词,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:
总市值 = 公司所有股票 × 当前股价 流通市值 = 市场上能自由交易的股票 × 当前股价
比如某公司发行了1亿股,股价10元,但大股东手里有3000万股不卖,那:
总市值 = 1亿 × 10 = 10亿 流通市值 = (1亿 - 3000万) × 10 = 7亿
总市值在哪里查?
查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很简单,几个常用方法:
股票软件(同花顺、东方财富、雪球等)输入股票代码,在个股详情页就能看到,通常在“盘口”或“财务”栏。
财经网站(新浪财经、腾讯证券)搜索股票,基本信息里一般会直接显示。
交易所官网(上交所、深交所)虽然数据全,但界面没那么友好,适合深度查询。
Python爬取(代码示例)如果你会点编程,可以用tushare库获取:
import tushare as ts
df = ts.get_stock_basics()
print(df[df.index == '600519'][['name', 'totals', 'outstanding', 'totalAssets']]) # 比如查贵州茅台
为什么流通市值更值得关注?
总市值反映的是公司的整体价值,但真正影响股价波动的是流通市值。
大股东锁仓的股票不交易,比如国企、创始人持股,这些股票短期不会进入市场,对价格影响小。 流通市值小的股票更容易被炒作,因为需要的资金量少,游资喜欢玩这类票。 指数计算一般看流通市值,比如上证指数用的是调整后的流通市值加权。
特殊情况:限售股解禁
有时候流通市值会突然变大,比如限售股解禁(原本不能卖的股票可以卖了)。这时候:
流通股增加 → 流通市值变大 → 抛压可能增加,股价短期承压。 可以在公司公告或财经新闻里提前看到解禁信息,避免踩雷。
总结一下
总市值是公司所有股票的价值,流通市值是实际能交易的部分。 看流通市值更能判断股票的实际交易情况,小盘股波动更大。 限售股解禁会影响流通市值,炒股要留意这类事件。
下次看股票,别光盯着价格,市值才是真正衡量公司大小的尺子。